推荐文章
热门文章
- 07-24中国青年报与中国青年网联合备战全国两会
- 07-18苹果对儿童类应用出新规!禁止广告和第三
- 06-27全国政协委员王小川:建议将中小学生经济
- 07-21不止脱发 90后连老年斑也有了
- 07-02高考后6种孩子最后悔!重点高中男孩靠这
- 07-09超3成大学生平均每周运动不足1次 球类田
- 07-11谁知道支付宝卡券包里的淘票票优惠券能赠
- 06-29北大校长一针见血:这类孩子看似机灵长大
- 07-07旗舰升级版海美迪Q5 Plus发布:2GB内存+1
- 07-15【中青网评】期待中吉关系在新形势下实现
- 07-18中青报:共享单车集体涨价 “烧钱”之后
- 07-03中青网谈焦虑:并非越不过的山 迈不过的
- 07-24文化类节目低龄化是好事
- 07-11莫文蔚宣布不再举办巡演要做出属于华人的
- 07-19Ask Steve:名气大带来的后果是这样的 史
- 07-14我买了学校的半价火车票优惠券可是还没有
- 07-01海美迪小白盒 一款时尚家庭必备的AI视听
- 07-16新品速递:64位8核旗舰机 海美迪D1京东上
- 06-22姐妹互送双误的情景也让网友调侃,
- 06-22加速乳酸消除,
主页 > www.111600.com >
文化类节目低龄化是好事
近几年,诸如《中国诗词大会》《中国成语大会》《中国谜语大会》《龙的传人》等着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电视综艺节目不断升温,并且市场份额越来越大。这是广大观众对选秀、音乐、歌唱类娱乐综艺产生审美疲劳后的集体回应。
上述文化类电视节目中,不少都是针对青少年甚至少儿,并且观众有低龄化的趋势。有人对此提出批评,认为不应过早给孩子灌输诗词文赋等传统文化知识,也有人觉得低龄化的文化节目内容不够专业。对此,笔者并不认同,反倒觉得文化类节目就应该从少儿甚至幼儿做起。
“求木之长者,必固其根本;欲流之远者,必浚其泉源。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“根”和“魂”,里面包含着属于中国人精神内核的东西,这些东西值得继承,应该继承,越早继承越好。从娃娃抓起,用电视综艺的形式,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有利于筑牢民族文化传承的根基,这项工作应该常态化并一直做下去,不存在过早的问题。
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,而青少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,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。正如习总书记所言:“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,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,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。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。”因此,为低龄的少年儿童制作一些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,早早在他们心中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,让他们早点知晓我们文化的根底,有利于他们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成长发育的营养,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,这就是早早帮他们扣好人生的扣子。
当然,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,针对孩子的文艺尤其是电视节目,形式应该活泼有趣,只有寓教于乐,才能达到启迪心智、成风化人的目的。知易行难。很多文化类节目之所以受到诟病,就是因为把节目现场当成了考场,侧重于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灌输。不过,在低龄化文化类节目领域,业界一直在探索。在这方面,《龙的传人》值得借鉴。该节目目前已在金鹰卡通卫视播出到第三季。节目面向8到14岁少年儿童,观众年龄比一般的文化类节目要低不少。然而,节目从孩子的视角出发,以国学游乐园的形式呈现,通过动漫主题的情景式关卡设置、挑战答题、趣味互动等方式,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深入到小朋友的头脑中,让他们一边快乐地玩耍,一边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。同时,节目没有对知识量进行绝对化的处理,不需要孩子为了分数而PK答题,而是把传统文化知识开发成很多适合小朋友玩的花样游戏,让孩子们通过参与游戏,掌握知识,明白道理,就像我们过去所讲的,“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游于艺”。
文化类电视节目不仅承载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使命,也引领着中国电视节目未来的发展方向。因此,以孩子为受众的电视节目,不是太多,而是太少,向孩子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也是越早越好。只不过,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国人的文化自觉,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非一朝一夕之功。以孩子为对象的文化类电视节目,要持之以恒地办下去,在坚持文化的灵魂不变的同时,综艺的外壳可以更加丰富多彩。